人民民主‧生活政治學院 2012春夏課程~家屋.家人與社區
3/30「都更利益‧家屋街區—“
我”可以說“不”嗎?」
課後回饋文本及課程文宣
【聽聽上課後的回饋】
親愛的大人[1]
親愛的大人們,
面對這花團錦簇的樂園,
你們怎能一笑置之,
還輕描淡寫的說:
「嗯,拿來蓋停車場多好!」
你們看,
當蝴蝶文風不動時,
多像一片美麗的花瓣!
當小草戴上晶瑩的露珠時,
多像綠絨鑲上燦爛的碎鑽!
花兒迎風舞動她飄逸的裙擺,
多像怡然自得的小女孩!
別對我的童言童語無動於衷,
說我異想天開、不懂現實,
當環境全變成冰冷的水泥建築,
你們將會發現,
失去的已不再復回,
自然美景終成過眼雲煙。
欣樺
Saowac
在這繁忙、急促的都市走跳,不知道有多久沒有停下腳步,抬頭望向白雲、蹲低欣賞小花,也好像再也沒有一幅景象是自由自在的在田野小徑間奔跑、無憂無慮的在大樹懷抱下打盹。這些就像夢境般美好的生活態樣,真的就像夢一樣,早在追求進步、排擠老舊中給輸掉了。上天給了我們這麼美麗的世界,小學生都懂,就我們被社會洗腦成一群只注重「現實利益取向」的病患!
其實,這病也不是太嚴重,如果還能夠有些人性,藥是可以減量的。就達爾文「物競天擇」的說法,白話講就是弱肉強食下,很多現實利益本是我們求生存很重要的意義之一,為了活,這是理所當然,如果還要活得好、活得舒服那就不容易了,所以在很有可能造成人與人之間互相殘殺的狀態下,以為很聰明的人類制訂了一些規則,在人的利益面上做了些規範,像是財產權的保障,或是更高一層公益原則的絕對性。
所以我說,「現實利益取向」真的沒錯。但若以王家的事件來看,倒是有些人病得不輕,很嚴重的。病徵在於打著依”惡”法行政,罔顧家的歷史痕跡與情感,此乃不仁;病徵在於仗著多數決暴力,強暴了少數人以致血流成河,此乃不義。況且在不聽人民心聲,強硬拆遷之時,我已斷定他又聾、又盲、又啞、又喪心病狂,唉,不仁不義的多重障礙者卻又擁著國家機器,像酷斯拉般的災難。
王家已成一堆瓦礫,高牆阻擋了回家的路
3月30日在王家”客廳[2]”的「都更利益‧家屋街區」學習課程,教了都更第一步「劃定」,我不是都計系、也不是法律系,而且網路上已經有太多相關法規的討論與詳解,所以這裡不再多加論述。那天我看到的,是王爸爸的悲憤情緒,以及王媽媽的落寞背影,而在他們身後的,是已經遭摧殘的家園。我不禁想,如果這是我活了一輩子家,我能承受這樣的打擊嗎?我不能,光想就全身發抖、淚流不止!
我很感性,所以我只重視家的價值,一種無可取代的歷史情感
這真的不是篇從多種角度切入的文章,也沒有很全面性的觀點。因為我痛恨那該死的理性、該死的會吵鬧的孩子有糖吃、該死的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每個人在當下經歷的痛苦只有他自己最清楚,又何必以高姿態自以為清高的對他下評論?
這件事對我而言,意義在於去實踐我所信仰的正義。也許在「與人為善[3]」的基礎下我會看見每個人不同的立場,也會去同理每個人的處境,心的不安讓我感受到我是個人。
但是,此事件我更反回自身去觀看自己的狀態,「家,不是用金錢可以衡量的」這是我的相信,也是我堅持的所在。另外,此事件我也看到了「善」,如果你聽過王爸爸、王媽媽是如何擔心學生們會因運動疏忽課業、如何擔憂支持者們會因運動而受傷,就不會再以釘子戶去汙名化他們,反而是給予最大的尊敬和肯定,因為他們都是為了家的「意義」而戰。
【這堂課上什麼?】
「都更利益‧家屋街區」一共有系列六的學習課程,3月30日晚上
「“我”可以說“不”嗎?
--都更政策與小市民
--為什麼“我家”被劃進都更?
--為什麼“我”不知道?」是第一堂課。
「都更利益‧家屋街區」將引導參與者逐步進入目前正在展開、但多數人並不了解的都更。在大台北區每個人辛苦一生,方能擁有一戶安家的屋子,誠屬不易;然而你的家屋,是否會在自己還沒機會了解與進入的過程中,就被不當的土地暴利給都更走了!我們邀約你來認識和你的家屋密切有關的都更。
3月30日的第一堂都更課程,是民陣士林工作站在一個月前就規劃的活動,沒想到,王家卻在昨天(3/29)被強拆。因此,週五晚上原訂的都更論壇,就改在「士林王家前面的廣場」。王家及都更受害者聯盟會有代表出席報告。
329當天許多人在士林王家現場,共同經歷暴力政府的打、砸、搶。對於政府為何可以在民主國家公然強盜?歡迎大家來搞明白,都更跟你我居住權的關係。
主持人:周佳君(民陣士林工作站主任)
主講人:士林王家與都更受害人協會
[1]【親愛的大人】。作者,江宥心(台灣/ 小學生)。引自大紀元http://www.epochtimes.com/b5/12/1/19/n3490827.htm童詩-親愛的大人--
[2] 王家已被強拆,這裡的客廳指得是王家前的空地,很大很寬敞,有時還有捷運轟隆作響協助配樂,在這裡聊天十分享受。
[3] 孟子曰:「與人為善。」意謂,進入你的世界,看見你的價值,再反身回來看自己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