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經濟日報╱社論】
2010.08.31 01:52 am
 

行政院主計處8月中旬公布了最新的經濟成長統計與預測,不僅今年前兩季的成長幅度驚人,並預估全年經濟成長率將達 8.24%,創下21年來的新高。儘管這還只是個預測數字,腦筋快的政治人物,尤其是選舉將屆的候選人,就已經在想如何收割這個果實了。國民黨的台北市市長候選人兩天後就公開主張對中低階公務員加薪,好讓基層公務員分享經濟成長的成果。

公教調薪不是地方首長的權責,所以候選人在地方選舉前拋出這種議題,擺明了就是個選舉招式,訴求的對象則是都會區為主的公教人員。在都會特性清楚的新北市與台中市,國民黨候選人當然如斯響應,立刻表態贊成;但這個議題在南台灣未必有太大的號召力,所以國民黨的台南市與高雄市的候選人選擇沈默。

行政院才在8月中宣布明年公教不調薪,自然不可能因為候選人一句話而改變。於是行政院一方面宣稱財政困難,「不能讓民眾誤以為政府用舉債來幫公教加薪」,另一方面卻不願把話說死,留下一些未來可能加薪的伏筆(例如財政情況改善時),以免選前得罪基層公教人員。政府也同時釋放出以加發年終獎金作為替代方案的消息,隨後再予以否認。行政院瞻前顧後,首鼠兩端的性格在此暴露無遺。

但是,政府恐怕很難解釋,如果財政這麼困難,為什麼兩年內遺產贈與稅可以降,營利事業所得稅也可以降,但公教人員的薪卻不能加?根據財政部計算,5月份甫通過的營所稅調降措施,將導致稅損 343 億元;人事行政局則估計,公教加薪 3% 會增加政府支出 214 億元。兩相比較,行政院拒絕加薪的理由顯得薄弱。此外,政府財政困窘的情況早已是冰凍三尺,短期內要改善談何容易;財政若無法改善,「視未來財政情況調薪」的許諾,就只是敷衍大家的空話而已。

其實,公教調薪根本是個假議題。許多中低階公務員年資尚淺,每年都可以因為晉級(除非考績為丙等)而得到調薪;資深者則得到加發年終獎金的挹注。倡議調薪者當然知道這點,但卻略而不論。因此,主張對中低階公務員加薪而排除高階公務員,實是倡議者故示公允,卻是錯將薪資當做福利或救濟,媚俗的心態在此一覽無遺。此外,政府原本努力的方向是改變公務人員的獎懲制度,以增進效率;若不論績效、一體調整,這是放棄原則,也是媚俗的一種。

深究公教人員的薪資問題,可以發現關鍵在於薪資結構,而非調薪幅度。過去已有研究指出,公部門的高階人員相較私部門中能力相近的人員,薪資低了約20% 到60%,而且愈高階者、差距愈顯著。相對而言,公部門的低階人員薪資則較私部門高了20%到80%;如果再考慮公部門提供的各種福利,低階公務員的待遇更是遠高於私部門。在這種扭曲的結構下,有什麼理由只為中低階公務員調薪?

公私部門的薪資結構失衡,已造成了反向選擇。許多有能力的高階官員紛紛選擇提早退休,轉進私部門;另方面,較高的待遇則更容易吸引新進人員,尤其是希望工作穩定的人,若守成者眾,則這種心態不利於開創和改革。但行政院始終不願面對這個已很嚴重的問題,卻被迫回應公教調薪這個假議題,而且為了討好群眾而露出左支右絀的窘狀。

如果政府效能的提升是執政者追求的目標之一,那麼獎懲制度的改進與薪資結構的調整都是無可避免的挑戰。執政者應該在重大政務上有清楚的原則與方向;抓緊原則,抓對方向,就不會受假議題的干擾,也才不致陷入媚俗的泥淖。

【2010/08/31 經濟日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bnorma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