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015

這集直播真是大挑戰,是演戲呢!!

老師看完後都誇獎真是演得好,且把上課討論的梗都演出來,真是學以致用!

 

這次使用了四個情境,講了一些觀念。

收音效果還好,若不清楚請將您電腦喇叭輸出音量調高喔。

由於,沒有雙畫面設備。此一系列無設置手語翻譯,敬請見諒。

https://www.facebook.com/111434035581702/videos/279734949539281/

附上此集內容~~

 

正常/不正常

<開場>

志文大家好,我是志文

奕傑:大家好,我是奕傑

阿芳大家好,我是阿芳

小雷:大家好,我是小雷,晚安!今天我們要來談談關於所謂的「正常」與「不正常」的認定,以及這些界線是怎麼被定義出來的?被誰認定呢?而當社會出現了這兩者的區分,歧視是否便隨之而來呢?

阿芳:歧視?現在都什麼時代了,怎麼還會有歧視發生呢?而且台灣不是一個多元開放的社會嗎?怎麼還有人敢歧視別人阿?

小雷:這就不一定了,我們今天準備了四個情境,都是實際發生過的例子,請大家跟我們一起思考關於歧視是如何發生的,還有,所謂的「正常」與「不正常」的這條線,是固定不變的嗎?

阿芳、小雷:讓我們一起看下去

 

情境一

<以愛/礙之名>

阿芳:欸,小雷,你在看什麼那麼專心阿?

小雷:喔,阿芳,你有看到這個新聞嗎? 失業男子在家酗酒,亂刀砍殺母親,這種無業遊民為什麼要浪費時間喝酒,不去好好找工作,這些好手好腳卻沒有工作的無業遊民對社會一點貢獻也沒有(小雷朝阿芳身上貼上無業遊民字卡)

阿芳:嗯…,其實失業沒有工作的人不一定是遊民啊

小雷:阿!對齁,你現在正在找工作,我剛剛的意思不是在說你,不要介意啦,來來,你吃吃看喜憨兒的餅乾,我每次經過都會買幾包欸,在夜市看到坐輪椅的人在賣口香糖,我也都會跟他們買,你說我是不是很有愛心

阿芳:(吃餅乾)嗯…好吃耶!

小雷:對了,我看到你上次中秋晚會的表演影片了,哈哈哈你怎麼同手同腳,你是不是肢體障礙阿,而且你笑得跟智障一樣好蠢喔哈哈哈。

阿芳:你這樣子說不…..(小雷朝阿芳貼上肢障、智障字卡)

小雷:我問你喔,你最近有沒有接到小張的電話?他一直要推銷我買產品,我就跟他說不需要了,他還一直打電話給我,真的是有夠青番!

阿芳:我真的是受夠了!什麼青番?現在已經正名為原住民了,而且我們原住民才不會像你說的那樣,你從剛剛到現在一直用歧視的詞罵人、笑人,我才想要說你很「漢人」、很「直立人」啦,自我中心,受不了!

 

<分析>(概念)

1.討論前面情境所用到的歧視詞語

  無業遊民-這個詞同時歧視了失業者與遊民,遊民的定義是沒有固定居所的人,所以若失業者有固定居所,那就不是遊民;反之,大部分的遊民都是有工作的,他們會接臨時工作,例如舉牌、發傳單等等。經過民間團體的調查,真正符合”無業”的遊民其實是少數的。無業遊民是社會對於露宿街頭、居無定所者的刻板印象。  

肢障、智障-(1)前一段還在說自己對身障者很有愛心,下一段馬上以障礙者的障礙嘲笑別人;(2)很多人會說罵人智障並沒有嘲笑障礙者的意思,但這個社會上「智能障礙」、「肢體障礙」確實就是一部分人的身分與情況,當有人以障礙的詞語用來攻擊的時候,就表示著障礙者被貶低,並且放大了人們對障礙者的刻板印象。 

  -不同族群,多數人把少數人劃分了界限,覺得他們是與自己不同群體的人,所以為他們命名。

情境二

誰礙到了誰

<現況>

輪椅使用者2名:志文、阿芳

站務人員1名:奕傑

 

(志文)輪椅使用者B:今天天氣超好的!真的挑對日子了

(阿芳)輪椅使用者A:真的~難得我們今天都休假耶!超久沒有一起出去玩了,我記得上次有人推薦台北一個有無障礙設施的咖啡店,好像還不錯耶,我上網查一下在哪裡

(奕傑)站務人員:等一下!你們要去哪裡? 幾個人?

(志文)輪椅使用者B:蛤?

(阿芳)輪椅使用者A:站務人員問我們幾個人要去哪裡,恩,我們兩個,加上等一下還有一位朋友,總共有三個人要去台北,怎麼了嗎?

(奕傑)站務人員:你們只能有兩個人上車!

(志文)輪椅使用者B:蛤?為什麼啊! 我們三個人是認識一起的,不能一起上車嗎?

(阿芳)輪椅使用者A:是啊!我們都買好票了,而且這是區間車,空間足夠,為什麼不能一起?

(奕傑)站務人員:不行!你們只有兩個人可以上車,另外一個人要搭下一班

(阿芳)輪椅使用者A:請問是什麼原因一定要這樣分開

(奕傑)站務人員:反正限制兩位,這就是規定,講了你們也不懂!

 

<翻轉>

直立人2名:阿芳、奕傑

站務人員 :輪椅使用者1  志文

 

(奕傑)直立人B:今天天氣超好的!真的挑對日子了

(阿芳)直立人A:真的~難得我們今天都休假耶!超久沒有一起出去玩了,我記得有人推薦台北一個有直立人友善咖啡店,好像還不錯耶,我上網查一下在哪裡

(志文)站務人員:等一下!你們要去哪裡? 幾個人?

(奕傑)直立人B:蛤?

(阿芳)直立人A:站務人員問我們幾個人要去哪裡,恩,我們兩個,加上等一下還有一位朋友,總共有三個人要去台北,怎麼了嗎?

(志文)站務人員:你們只能有兩個人上車!

(奕傑)直立人B:蛤?為什麼啊! 我們三個人是認識一起的,不能一起上車嗎?

(阿芳)直立人A:是啊!我們都買好票了,而且這是區間車,空間足夠,為什麼不能一起?

(志文)站務人員:不行!你們只有兩個人可以上車,另外一個人要搭下一班

(阿芳)直立人A:請問是什麼原因一定要這樣分開

(志文)站務人員:反正限制兩位,這就是規定,講了你們也不懂!

 

這個故事是真實發生在志文的朋友身上,當時在新竹往台北搭乘區間車時,遭到站務人員制止一同上車,堅持要分開搭乘,但要求內容一改再改,從一開始的要分車次,到後來變成要求要分開車廂,中間甚至表達規定講了你們也聽不懂,這個故事的結果,到最後是當事人幾位輪椅使用者,經過爭取,才獲得同意可以一起搭乘。

聽到這個故事,我才認真地爬了資料,如果要真的無法想像作為一個輪椅或是電動椅等使用者,要出一趟遠門倒底要克服多少社會上的障礙,以故事中的搭乘火車為例,查了台鐵網站的無障礙說明,各式不同車種、不同車廂、不同班次,有的有無障礙空間,有的沒有,就算有也有限制的車廂,因此故事中的站務人員所指的兩名,應該是表達依照台鐵規定的無障礙空間,但區間車實際上不向自強號、莒光號有既有座位造成限制,因此區間車在台鐵操作的實務上,空間足夠因此並不會限制輪椅使用者只有多少位才可以上車,也因此當事人眼看著有空間卻無法上車,極力爭取才順利一起搭上同班火車。

相信聽到這裡,對於搭乘火車無障礙空間的規定已經霧煞煞,剛剛可以看到我們把這個故事顛倒來演,變成直立人被禁止一起上車,讓直立人變成所謂的弱勢,希望可以讓人更感同身受,凸顯明明有空間卻無法上車的荒謬性,以及無法上車還被站務人員告知講了你們也不懂,這種對於對方的不尊重,以及當事人的無助。

以這個故事做例子,並不是要針對台鐵開刀,我們還是要肯定現在台鐵正在改善無障礙空間所做的努力,期待未來能夠落實真正的無障礙,重點是,藉由這個故事,從輪椅使用者的經驗出發,可以看到公共空間的設計、規劃和使用上,直到現在多數都是以直立人觀點為主,因為這樣的規劃,輪椅使用者在使用上,

處處是障礙,像故事中,明明有空間,上車前還需要先因為所謂的規定,跟站務人員拉扯一番,一樣是搭火車,如果是去一些是一大堆樓梯,沒有斜坡道的站要出站,又需要站務人員來使用斜坡板從平交道等方式出站,同樣的要再次進站也是一樣,但事實上,當公共空間不再充滿障礙,不只輪椅使用者是可以獨立行動的,對各式群體都方便,不再有誰礙到了誰。

 

情境三

不能和不想有一樣的行為,為何常人不一樣的看待

(阿芳)老人甲:你看那個人坐輪椅好可憐喔。

(小雷)老人乙:是阿是阿

(志文)輪椅使用者(聽到):不會阿雖然不能走,但只要有無障礙的設施,出門活動還算方便,也可以自己想去那就去那。

(阿芳)老人甲:你看他真的好勇敢喔,真開朗

(小雷)老人乙:是阿是阿

(賽格威使用者圖片從鏡頭慢慢滑過)

(志文)輪椅使用者:(指著開賽格威的人)那他也很可憐嗎?

(阿芳)老人甲:不一樣啦,他是在玩啦和你是不會走

(小雷)路老人乙:是阿,是阿

(志文)輪椅使用者:他是懶著走,我是不能走,不是一樣都沒在走嗎?那裡不一樣?

 

志文小結

在這個例子裡,想說的是很多人都用自己的想像去看別人,而在這個想像裡面,他認為自己是一個會安慰人的人或者是個好人,但是有時候他只是要照自己好的方式去作,並沒有真想理解別人,他只是要讓自己良心好過點罷了。

 

情境四

翻轉障礙 誰勝誰負

 

(小雷)直立人: 志文,我最喜歡跟你當朋友了,

(志文)輪椅使用者: 真的?

(小雷)直立人:對阿,你知道為什麼嗎?

(志文)輪椅使用者:為什麼?

(小雷)直立人: 因為其他人都會笑我動作慢,東摸西摸,跟不上他們的腳步,都不跟我出去玩。我看你行動不便,又坐輪椅,應該也是行動遲緩型的喔,嘻嘻!

(志文)輪椅使用者: 你這麼肯定嗎?

(小雷)直立人: 對啊,我們一定可以成為好朋友喔~

(志文)輪椅使用者: 那我們來比個賽怎樣?

(小雷)直立人: 比什麼?

(志文)輪椅使用者:比…比誰先到捷運站誰就贏。

(小雷)直人: 不要吧,這樣好像我在欺負你耶

(志文)輪椅使用者:不比不知道啊, 玩一下嘛,輸的人請吃晚餐。

(小雷)直人: 那好吧,我要吃晚餐囉~! 我要吃OO牛排!

(兩人準備比賽,裁判進場)

(阿芳)裁判: 預備備,開始!

(輪椅使用者往前衝出畫面,直立人留在原地,瞠目結舌)

(阿芳)裁判: 看來比賽結果已經很明顯了,這位要請吃晚餐。

 

奕傑段落小結:

每一個人可能都有擅長某些事情或者不擅長某些事情,例如說有些人是物理學天才,但他可能無法行走,像霍金。有些人視力不好,有些人數學不好,但透過一些輔具的協助有障礙的人也可以無礙的生活。例如眼鏡用計算機。但偏見的標籤可能才是真正難以去除的障礙,你看到的障礙者,他可能在很多方面比你跑得更快。

 

總結

只要貼標籤(不正常)後就可以依照自己的偏見,把自己的身份提高,用都是為你好的樣貌,合理化自己的行為。

而到底是誰可以設立這樣的標籤(不正常),這就要回歸到為什麼要有這樣的分別,要作什麼,其實說白話就是分配資源時的標準,但要是有人被分的不足時,那這些不足的人要怎辦呢,我們想和大家一起來討論溝通出一個好方法,有興趣的歡迎和我們聯絡。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歧視
    全站熱搜

    abnorma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