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514活動要感謝成員整理其從國小到五專發病的生活過程。從中,我們理解一個人之所以會發病(不僅是精神疾病,所有疾病也都有其病程),都有其原生家庭與學校等不良結構影響著她。

遮圖.png

 

 

  1. 此成員回想她原生家庭狀況,因著主流思潮影響,父母希望可以努力賺錢維持生活,相對地就剝奪父母照顧孩子的時間,讓她無法養成良好衛生習慣與保持身體健康。家裡也充斥主流思維,就是會讀書才會出席才會賺大錢,因此在家裡可以不用做家事不用煩惱生活瑣事,相對的,不會讀書的她就要負責做家事等。
  2. 學校老師要應付繁重的教學、行政工作,以及班級眾多學生,對於有問題的小孩常無法有時間的細細對待。對於學生之間的玩笑甚至演變成霸凌事件,也僅能以記過等方式快速處理。
  3. 學校的輔導老師也常失守輔導老師應有的職責,將問題學生推給醫院專科醫師處理,不理會是否會造成去脈絡化的治療結果,也不關心問題學生回到校園後要如何與其它師生相處問題。
  4. 故事主角後來在打工賺錢,學校社團與課業中,再度感受到無比壓力,終至情緒崩潰。後來,她還是努力打工賺錢以支付自己的持續就診的醫療費用。她如此自律也是讓她後來能存混亂狀況邁向如今情緒穩定的重要因素。
  5. 如此自律服從醫囑的病人,不論從外觀,或是短暫交談,是不會讓人發現異樣,也就不像某些肢體障礙者容易在社會中遇到歧視。但這種畢竟是將問題個人化,且對於改變歧視並無幫助。
  6. 本活動思考也許該嘗試建立一個實驗性的社會空間,讓成員能夠在一個可以獲得直接回饋的條件下,嘗試迎向可能的歧視情境,但所有的行動都協助當事人思辨且獲得其同意才能進行。 遮圖2.png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歧視
    全站熱搜

    abnorma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